瑪瑙 | 玉髓 Agate | Chalcedony
🔹 瑪瑙 Agate
分類:石英(Quartz)的一種變種,屬於隱晶質(cryptocrystalline)石英
化學成分:主要為二氧化矽(SiO₂)
晶系:六方晶系
莫氏硬度:6.5–7
比重:2.60–2.64
光澤:蠟狀光澤
斷口:貝殼狀斷口
顏色與花紋:呈多層同心圓、波浪狀條紋,常見色有紅、褐、白、灰、藍、黑等
成因與產地:瑪瑙多產於火山岩的空隙或裂縫中,當矽質溶液滲入並逐漸沉積、結晶後,形成層層堆疊的花紋。常見產地包括巴西、烏拉圭、印度、美國、墨西哥與中國東北等地。
用途:
- 裝飾與工藝:因其色彩多樣與圖案豐富,常被切割打磨製成手鐲、墜飾、印章、雕件等。
- 日常應用:古代也被用於製作印章或紋章戒指,具有耐磨性。
- 產業與教育應用:用於展示礦物學結構與地質過程的教學範例。
1. 苔蘚瑪瑙(Moss Agate)
- 特色:內部具有像苔蘚或植物般的綠色、黑色或褐色包裹體(實際為金屬氧化物沉積),但無明顯層紋。
- 常見色系:白色、乳白至透明底+綠或棕色花紋
- 用途:雕件、吊墜、觀賞石
2. 火瑪瑙(Fire Agate)
- 特色:具干涉光閃耀效果,類似火焰的彩虹光澤,是少見的具有光學效果的瑪瑙。
- 主成分:富含鐵質與薄層結構,形成虹彩
- 產地:墨西哥、美國
3. 藍帶瑪瑙(Blue Lace Agate)
- 特色:淡藍色基底,帶有細緻的白色或藍色波紋狀條帶,溫和柔美
- 用途:首飾、吊墜
4. 眼球瑪瑙(Eye Agate)
- 特色:自然形成的同心圓或"眼睛"狀花紋,一層層堆疊
- 用途:歷史上常用於護身符或圖章
5. 樹瑪瑙(Tree Agate)
- 特色:類似苔蘚瑪瑙,但底色較不透明,花紋更像樹枝或根部
- 常見色系:白底+綠色脈絡
6. 染色瑪瑙(Dyed Agate)
- 說明:因天然色澤不夠鮮明,市面上有許多經染色處理的產品,如亮藍、粉紅、紫色等
- 用途:裝飾品、手工藝
🔹 玉髓 Chalcedony
分類:隱晶質石英家族成員,與瑪瑙為同類型礦物,結構上相似但花紋不明顯
化學成分:二氧化矽(SiO₂)
晶系:六方晶系(顯微晶體為三方晶系重結構)
莫氏硬度:6.5–7
比重:約2.59
光澤:蠟狀或玻璃光澤
斷口:次貝殼狀
顏色:多為單色調,如白、藍、灰、粉、淡紫等,色彩柔和
成因與產地:與瑪瑙同樣生成於火山岩或沉積岩的空隙中,但沉積過程中較少出現明顯層紋,因而顯得比較均質。常見產地包括土耳其、美國、納米比亞、印度及中國雲南、四川等地。
用途:
- 珠寶與飾品:因色澤溫潤而細膩,廣泛用於戒指、耳環、項鍊及佛珠等裝飾物。
- 雕刻工藝:部分品種如藍玉髓、粉玉髓因為色彩清透,常用於精細的工藝雕件。
- 歷史文化:自古被用於製作圖章、護身符、馬賽克與裝飾嵌件。
玉髓與瑪瑙同屬隱晶質石英,但表面平滑、色彩均勻。以下是幾個特殊品種:
1. 藍玉髓(Blue Chalcedony)
- 特色:淡藍色至乳藍色,有時帶點光澤或微透明
- 產地:納米比亞、土耳其、美國蒙大拿州
- 用途:高級珠寶、耳環、戒指等
2. 紅玉髓 / 紅玉(Carnelian)
- 特色:橘紅到深紅色,顏色來自含鐵氧化物
- 歷史:古埃及、羅馬時期就廣泛用作印章戒
- 用途:雕刻工藝品、印章、項鍊珠
3. 粉玉髓(Pink Chalcedony)
- 特色:色澤柔和、少見,粉嫩色調
- 產地:馬達加斯加、土耳其
- 用途:女性飾品市場中很受歡迎
4. 綠玉髓(Chrysoprase)
- 特色:翠綠到蘋果綠,是含鎳的玉髓品種
- 用途:珠寶、戒指、古董飾品
- 產地:澳洲(尤其是昆士蘭地區)
5. 瑪瑙化玉髓(Agatized Chalcedony)
- 特色:外觀與瑪瑙類似,但內部結構更細密或混合石英,常見於古生物化石替代物,如“矽化木”
🔍 瑪瑙與玉髓的差異比較
特徵 | 瑪瑙 Agate | 玉髓 Chalcedony |
---|---|---|
結構 | 隱晶質 + 明顯條紋 | 隱晶質,無明顯條紋 |
外觀 | 同心圓或帶狀條紋明顯 | 色澤均一柔和,透明至半透明 |
顏色 | 多色混合,對比強烈 | 單一或漸層色調,較柔和 |
製品應用 | 裝飾品、雕件、印章 | 首飾、微雕、佛珠 |
📌 小小整理:瑪瑙 vs 玉髓品種差異重點
類別 | 特色 | 常見顏色 | 花紋 |
---|---|---|---|
瑪瑙 Agate | 條帶狀層紋明顯,顏色對比強烈 | 紅、黑、藍、褐 | 常見條帶、眼紋 |
玉髓 Chalcedony | 單色調、光滑均質,細膩柔和 | 藍、粉、綠、紅等 | 無明顯條紋 |
特殊玉髓品種 | 常混入金屬元素如鐵、鎳等,顯示鮮明顏色 | 蘋果綠、淡藍、粉紅 | 通常均勻無花紋 |